MUST项目经理蔡峥带领的科学团队,通过全波段数据,直接探测到早期宇宙中,星系周围气体进入星系的详细过程。证实了重元素丰度较高的“循环内流”是驱动星系恒星形成的关键,为理解星系“生态系统”及星系演化迈出重要一步。 大质量星系恒星形成之谜 星系吸积星系外气体,形成恒星的详细过程是天体物理学研究的热点。近期公布的美国未来十年天体物理规划中,特别将“宇宙生态系统”(cosmic ecosystem),作为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提出。其中的一个关键,是大质量星系形成演化的机制问题。理论认为,对于大质量星系而言,由于其本身巨大的引力势能,导致物质在塌缩过程中被激波加热,使流入星系的气体具有很高的温度,无法有效冷却,从而不能顺利聚在一起、形成恒星。然而,这一理论与新的观测相悖,因为在非常早期的宇宙中,已经发现一些大质量星系存在着剧烈的恒星形成。这也就意味着,人们还没有充分理解气体流入星系的详细过程,流入的气体如何驱动恒星形成过程也未被揭示。
对气体流入星系过程进行的直接成像 为了解开这一谜题,来自清华大学的蔡峥(MUST项目经理)领导的国际团队,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—“凯克“对距今110亿年的一个巨大的气体星云进行了观测。利用先进的成像光谱仪—“宇宙网成像器”,团队成功探测到了星系周围气体的氢元素、及多种重元素辐射,并进一步估计出重元素的大尺度空间分布。这也意味着在宇宙早期,星系周围气体已经富含重元素。进一步的光谱和数值模拟分析发现,这些富含重元素的电离气体,极为可能是早先被星系中心的活动星系核喷射到星系周围,通过复合辐射、禁戒跃迁辐射等过程冷却下来,在引力和环境角动量共同作用下,重新回流入星系,形成“循环冷气体流”。对气体动力学建模进一步表明,循环气体流是朝星系流入的,可以促进和维持恒星形成活动。
本次发现对星系如何与大尺度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提供了清晰的图景。表明“循环气体流”(recycling inflow)是驱动早期宇宙大质量星系形成的重要机制。该发现为理解星系生态系统、星系形成和演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。未来,结合更大口径、更大视场的光谱巡天望远镜,人们有望揭示星系中恒星形成的全貌。
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5日以长文形式(research articles)在线发表于《科学》。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、清华大学等单位的支持。清华大学蔡峥教授为项目PI,文章通讯作者、共同第一作者;2018级博士生张世武为论文的第一作者,清华大学许丹丹教授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。合作单位包括日本早稻田大学、德国马克斯-普朗克研究所、加州大学、浙江大学、普林斯顿大学、犹他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广州大学、厦门大学、深圳技术大学、亚利桑那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、上海天文台等。2023年5月5日清华大学宣传部举行该学术成果新闻发布会,央视新闻、人民日报客户端、中国新闻网客户端、光明日报、环球时报、科学网、中国教育电视台、中国教育报、中国科技网、中国青年报客户端、北京日报客户端、北京晚报、北京青年报客户端、澎湃新闻等媒体相继发表相关报道。
来源:清华大学官网、清华大学天文系官网